c了班长一节课:课堂突变与意外收获
课堂突变与意外收获
教学活动中,课堂秩序的维持对教学效果至关重要。然而,即便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也难免遭遇课堂突变,而这些突变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。笔者曾亲历过一次这样的经历,那堂课,被一个意外的插曲彻底改变了节奏,却也因此获得了意外的收获。
那是一堂关于环境保护的地理课。我,作为班主任,正带领学生们深入探讨雾霾的成因及其对人体的危害。课堂气氛热烈,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,气氛一度达到高潮。然而,就在我准备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时,教室后排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。声音由远及近,越来越清晰,像一群蜜蜂在嗡嗡作响。
我循声望去,只见几个学生正窃窃私语,并用手势比划着什么。起初,我以为是简单的玩笑,但很快,我意识到情况并不简单。这群学生正在讨论一件与课堂无关的事情,而且讨论的热度丝毫不减。
我尝试了几种方式去引导他们回归课堂,但效果并不理想。学生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正在干扰课堂秩序,他们的注意力仍然集中在他们正在讨论的事情上。我深吸一口气,决定直接面对。我走到他们身边,用平静而关切的语气问道:“同学们,你们在讨论什么?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想告诉我?”
学生们面面相觑,最终,一位男生鼓起勇气,说出了事情的原委。原来,他们正在讨论下周学校组织的环保活动,大家各抒己见,希望能够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。他们为此做了很多准备,对活动的每个细节都充满热情,所以讨论热烈了起来。
这一刻,我意识到,他们并非故意捣乱,而是在为一件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事情而兴奋。他们对环保活动的热情,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,也让我反思了教学方式。
接下来的课堂,我并没有再强求学生们立刻回到原先的教学轨迹,而是顺势将他们的讨论与课堂内容联系起来,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想法与课堂知识进行有机结合。他们对环保活动的热情,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,原本沉闷的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。
这次课堂突变,并非教学上的失误,反而是意外之喜。它让我意识到,教师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,更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。学生们在讨论环保活动时展现出的热情,也让我对学生们的潜在能力和对知识的渴望有了一个新的认识。这次课堂突变,成为了一个意外的收获,它提醒我,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们的热情,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,最终实现更有效的教育目标。
(字数已超过300字)